峰会专题丨孙玉麟教授《企业管理创新的底层逻辑》
时间:2021-09-22 11:31:31

2021年9月17-18日,以“交流·交换·交心”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国际产业互助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成功举办。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、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孙玉麟教授受邀出席了大会!并在17日下午,发表了题为《企业管理创新的底层逻辑》的主旨演讲,随后参与了主题为《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》的高峰论坛。

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,管理学博士、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孙玉麟

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,管理学博士、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孙玉麟内外兼修,实战型企业家学者。身为管理学教授,授课广受企业家学员欢迎;赛格集团董事长;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特别助理等职。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,3 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,6 次荣获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。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
《企业管理创新的底层逻辑》

孙教授谈到,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争论,就事论事是永远搞不清楚的!换角度就非常清晰了!通过企业管理创新的底层逻辑来探讨管理问题。

什么叫技术流程?孙玉麟教授讲到有三种:清晰定义、检测标准、工作流程(SOP)。哪部分人干得更好?农民工比博士生要干得好!公司缺什么样人才?孙教授研究发现企业需要两类人才:照着标准干和制定标准优化流程的人!公司理想人才结构?中国企业的败落,往往是不是因为缺人才,而是人才太多!

美国企业推崇德鲁克,日本企业更推崇戴明,那么中国的企业应该推崇谁?孙教授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德鲁克,更加需要戴明。因为中国的每一位都是德鲁克,但是缺戴明的科学思维。根据管理史的两条主干,中国的企业更应该学习戴明的流程管理与高德拉特的瓶颈管理。

接下来孙教授简要的介绍了系统思维:大道至简(简单性)负阴抱阳(多赢性)、有无相生(和谐性)与大成若缺(改善性)与高德拉特TOC(瓶颈管理)法。

孙教授阐述了核心产品、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区别:企业核心产品(不同于客户所需要的最终产品)是企业最基本的核心零部件,而核心能力则是隐含在核心产品中的知识和技能。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独特客户价值的团队执行力和学习力。它不仅仅是整合各种技术,同时它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和提供价值。核心竞争力是沟通、参与,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。它涉及所有职能部门和很多级别的员工。

最后孙教授以一句话“观天道而悟人道,以人道而证商道,不贪功而功自高,不求财而财自来”结束了这次精彩的演讲!

《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》高峰论坛

在高峰论坛环节上,孙玉麟教授发表了对《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》的看法。孙教授用一句话概括:“创新不是瞎创新,把大师的理论学好、用好并将传统的智慧好好传承”!接下来就“不要把认知问题变成道德问题;不要讲目标管理不讲流程管理;不要遇到困难就迎难而上,要借力绕过去”等解决方法展开详细讲述。

孙教授的主旨演讲让与会人员受到深深的启发,他们表示,孙教授用许多实际案例,生动讲解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,不要为创新而创新,要为客户价值而创新!要将这些启示,转化为实际行动,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。